【回眸发展路·喜迎党代会】

深耕产教融合 致力提升内涵 实现领跑示范


作者: 时间:2023-06-27 点击数:

六年来,学校终坚持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发展,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积极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和多层次办学之路,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建筑材料行业特色突出、电子信息领域优势明显、政校企研联动育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六年来,学校深度融入中国(绵阳)科技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创新职业教育新机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先后与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安州区政府、游仙区政府等签订了校地合作战略框架协议。通过校地合作,打造技术技能传承与创新平台,建成申小婷餐厅服务技能大师工作室、王文俪导游服务技能大师工作室、王雪娇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杨华娟羌绣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贡献;与绵阳市人社和经信部门、中国(绵阳)科技城管委会、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游仙区共建绵阳市公共实训中心,区域内企业和其他院校根据实际需要共享使用;与游仙区共建社区学院,为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组织研学旅行,为社区内居民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举办科技专题讲座;与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合作共建绵阳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设置电子与信息、材料建筑等领域20多个专业,对退役军人开展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助力退役军人顺利再就业和创业。

探索校校合作新思路,合力助推职教未来发展

六年来,学校与国内外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建立起稳定紧密的合作,贯通“本科——高职——中职”纵向发展体系,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之路。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合作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大专院校开展学习交流;与北川七一职业中学、三台职教中心等30余所普高、中职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开展“3+2”“3+3”合作办学,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与在绵14所高校、3所科研院所首批加入中国(绵阳)科技城高教联盟,积极参加联盟举办的高教改革与创新论坛、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教学改革研讨会、绵阳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观摩与研讨会、优势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等活动,开展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的合作,促进联盟高校协同发展,助力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校企合作新理念,提升产业应用办学内涵

学校围绕服务科技城建设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有效对接区域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与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九洲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签订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全面提升学校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能力;与中材国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兵器五八研究所、四川九洲集团、四川长虹集团等军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共建实验实训室(基地),其中与中物院电子所合作探索形成的“活模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中试车间产量提高50%,培养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技能大赛大奖,一批学生提前取得技师等高级技能资格,创造了“厂中校”的成功范例;与京东方、吉利汽车、史丹利百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共建校企合作订单班,建立集生产实训于一体的“数控加工车间”“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等,其中与绵阳力道装饰共建的“创意设计工场”实行工作室教学模式,创造了“校中厂”的成功范例;与腾讯西南总部、奇安信集团成都分公司、百度四川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

目前,校企合作累计完成社会服务6.5万余人次,新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2个,企业工作室14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8个,累计实现学生实习实训3万余人次,共同完成科研项目110余项,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就业5000人,师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260项,省级815项。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承接50余项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突破亿元大关。

创造校友交流新辉煌,共襄学校建设与发展

2020年11月,学校在成都举行以“叙友情同聚天府 话产教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校友企业家座谈会暨校企合作论坛和校友总会2020年年会暨校友企业签约大会,来自全国各地31个校友分会近200余名校友企业家欢聚一堂。学校与29家校友企业分别签订了全国建材行业职教联盟联建备忘录、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产教联盟校企合作备忘录、职业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备忘录和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积极走访考察校友创办、任职企业,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良友耐火技术有限公司、绵阳力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六年来,学校在整合校友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的理念、模式和架构逐渐清晰。

筑牢职教集团新高地,全面开展区域合作交流

学校作为绵阳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共育、共建、共研、共享”工作,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体化运作模式,指导和引领区域内中、高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强集团成员单位服务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能力。目前,绵阳职教集团设有招生就业等11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涵盖214个成员单位,其中,政府职能部门9个,行业组织5个,科研院所5个,企业中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单位和军民融合型企业70余家,成员单位之间达成合作500余项,全面覆盖绵阳重点产业领域,已成为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认定为四川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集团典型案例多次被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资讯平台收录发表。

奏响产教融合新乐章,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有特色

学校坚持围绕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构建“政校企研”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六年来,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与旅游产教联盟、全国建材职教联盟1个、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绵阳科技城产教联合体;为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培养产业紧缺人才,紧盯智慧交通运维产业链上装备制造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先后建成游洪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等级)、张宝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等级)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站,带动校内专任教师建成董静霆物联网安装调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汤世友机械设计与制造紧缺领域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省级)。

立项建设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基地):与四川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申报建设“交通运维智能监测装备产教融合建设项目”(人才培养类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申报“功能复合材料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综合类项目),总投资2亿元。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标准编制、成果转化等方面产生强劲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有成果

六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做实做优“双元”育人。已经建成长虹电子产业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绵阳金家岭总部经济区软件学院、奇石缘智能交通产业学院(四川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东材科技新材料产业学院、洲际酒店英才学院、绵阳米粉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进入产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0%以上,毕业生留绵率较三年前提高了逾10%,学校与区域重点产业的对接度大幅提升。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学校启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工业机器人与机械加工技术方向)建设项目,为全国、四川省职业院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2023年6月,由学校实施建设的川内首家米粉产业学院——绵阳米粉产业学院正式揭牌,并授牌西科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为“绵阳米粉产业实习基地”。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之路,深入贯彻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全方位、开放式”的发展战略,开拓视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四川“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绵阳实施“五市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的绵职贡献!(刘晨晨、彭文)

Copyright© 2023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新一环路北段6号   蜀ICP备15003825-2号